一、产品宣传的合法性与风险
在现代商业活动中,产品宣传是促进商品销售的重要手段。然而,任何宣传活动都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尤其是《广告法》。否则,不仅会影响企业形象,甚至可能面临法律责任。
- 避免违规内容
在进行产品宣传时,首先需规避的广告敏感词包括但不限于商品列表页、标题、副标题、主图以及详情页、包装等。任何触犯新广告法底线的行为都可能导致罚款,金额高达一万元以上。
对于医疗、保健食品类商品,其宣传尤其需要注意敏感度较大。在宣传中不能出现功效性表达,如杀菌率、治愈率等。例如,消毒用酒精的含量可提及为75%以上或杀灭病毒类型及适用范围,但不得直接宣传杀菌率,否则可能违反《广告法》。
- 处理好虚假宣传问题
除了直接违反广告法的宣传之外,大部分产品都会体现其效用。在这一点上,需要特别注意防范虚假宣传的风险。例如,辛巴团队的燕窝售假事件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该团队曾因燕窝含量严重不足而被认定为存在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行为,最终受到处罚并承担退赔。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原本宣传内容合规,如果产品存在问题,一旦遇到举报,则可能被视为夸大宣传或虚假宣传。因此,在宣传过程中,一定要确保产品质量与宣传内容相符合。
- 官方检测报告的辨别与应用
疫情期间,许多企业为了借疫宣传抗病毒功效,纷纷推出相关产品。然而,并非所有企业都有能力进行官方检测。针对此类情况,我们需要掌握以下要点:
(1)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
(2)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
(3)疫情期间,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疫情防控期间规范广告活动的提醒告诫书》明文规定严禁发布宣称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预防、控制、治疗、治愈作用等内容的广告。
尽管很多企业声称拥有权威检测机构出具的报告,但在国内使用国际标准在法律层面并没有意义。对于国内官方机构的实验报告,即使是权威研究所等官方机构出具的,如果没有相关权威部门做出合理评价并完善相关法律规范,依然不被认可。
因此,企业在宣传过程中需谨慎对待官方检测报告的发布和应用。
- 宣传属地管理的注意事项
产品宣传的处理属于属地管理,不同地区可能会有区别。在宣传内容不确定的情况下,最好提前咨询当地工商局。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按照当地法规进行宣传;
(2)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了解竞争对手的宣传策略;
(3)合理分配宣传资源,确保宣传工作顺利进行。
总之,在进行产品宣传时,企业需注重合法性、真实性、科学性以及安全性,以确保企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在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宣传手段,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品牌价值的持续提升。
评论已关闭。